肇庆市1999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
肇庆市1999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
肇庆市人民政府
一、 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
(一) 社会经济
1999年,肇庆市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,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1.43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5%,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22.66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5%;全市工业总产值583.33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7%;农业总产值152.30亿元,比上年增长6.0%;地方财政收入9.576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4%。
(二)环境质量状况
1999年,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创建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这个中心,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,全面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、污染源治理、环境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深入开展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改善了环境质量,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,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控制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,环境质量不断提高。
1、大气环境质量
1999年,肇庆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,市区空气污染指数在50以下,空气质量属优。大气总悬浮微粒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年日平均值达到国家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中的二级标准。七星岩、鼎湖山景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一级标准。
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0.100毫克/立方米, 比1998年下降0.042毫克/立方米;
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.002毫克/立方米, 比1998 年下降了0.018毫克/立方米;
大气氮氧化物年日平均值0.023毫克/立方米, 比1998年下降0.011毫克/立方米;
降尘量5.59吨/平方公里·月,比1998年4.82吨/平方公里·月,增加16.0%,优于广东省评价标准(8.0吨/平方公里·月);
降水pH平均值为5.59,比去年上升0.61个pH单位,酸雨出现频率为57.9%,比上年增加12.9个百分点。
2、水环境质量
1999年,地面水整体质量比去年有所提高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,各项指标年度平均值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,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%;流经肇庆的西江河段水质达到国家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》中的Ⅱ类标准。
星湖水质除总磷、生化需氧量、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超Ⅱ类水质标准外,其余项目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,符合国家《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》中的B类水质要求。
3、声环境质量
1999年,肇庆市声环境比上年有所改善,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均未超过国家标准,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4%。其中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6分贝,与1998年对比下降0.2分贝;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6.8分贝,与1998年对比下降0.3分贝。但是,各类噪声污染源的噪声污染仍比较突出,其中生活噪声源影响范围较广,交通噪声源污染强度较大。
4、生态环境
(1)森林与绿地
1999年,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2553公顷,完成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54366公顷,封山育林14600公顷。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(不含省属林场)1039156.2公顷,其中生态公益林265894.8公顷,森林覆盖率66.3%,林地绿化率92.6%,林地栽植率96.2%。
肇庆市建成区绿化覆盖总面积22.543平方公里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.61%,与去年持平。
(2)自然保护区
1999年,全市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得到加强。全市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,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;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,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,省级森林公园1个,地市级和县级森林公园、风景名胜区56个,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19个;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0%,比去年净增2.45个百分点。
5、污染物排放
1999年,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减少,但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有所增加,“三废”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仍存在。
(1)废水
1999年全市废水排放量1.09亿吨,比1998年减少1003.28万吨,减幅为8.4%。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291.77万吨,占全市废水总量的30.27%,比1998年减少520.55万吨,减幅为13.65%;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582万吨,占全市废水总量69.73%,比1998年增加31万吨,增幅为0.41%。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化学耗氧量,共排放44427.66吨。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为84.3%,比1998年增3.4%,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37.3%,比1998年增14.4%。
(2)废气
1999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50.49亿标立方米,比1998年140.66亿标立方米增加7.0%。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为41.75亿标立方米,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27.7%,比1998年增加0.3%;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为108.74亿标立方米,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72.3%,比1998年增加9.8%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1.70万吨,比1998年增加2.3%;工业烟尘排放0.17万吨,比1998年增加20.8%;工业粉尘排放4.80万吨,比1998年增加5.9%。
(3)工业固体废物
199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7.97万吨,比1998年减少4.0%。其中综合治理量为35.19万吨,综合治理率为60.7%。
二、 环境保护工作
(一) 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
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我市近几年环保工作的中心工作。为使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,我市先后召开了全市的“城考”工作会议、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会议、水功能区划定工作会议、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会议、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工作会议、中心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作会议等专项工作会议,全面部署“创模”等各方面工作。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,各项工作进展顺利。
(二)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
1999年,我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新的突破。针对往年“城考”中存在的薄弱环节,下大力气逐项抓好整治。环境质量综合考核得分比1998年增长2%,污染控制综合得分比1998年增长4.4%,环境建设综合考核得分比1998年增长0.7%,环境管理综合考核比1998年增长0.1%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得84.01分名列全省第5名,其中环境质量名列全省第1名,污染控制名列全省第12名,环境建设名列全省第6名,环境管理名列全省第11名。在首次进行的全省16个县级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,高要市考核得分78.99分,名列第3名,四会市考核得分72.29分,名列第7名。肇庆市人民政府环保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被评为优秀。
(三) 环境执法与监督
1、 环境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。1999年,我市制定和实施了《肇庆市1998年至2002年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》、《肇庆市酸雨控制区SO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》、《肇庆市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方案》、《肇庆市星湖景观娱乐用水保护区划定方案》、《肇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》、《肇庆市中心区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环保工作规划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性措施,环保工作进一步法制化、规范化。
2、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,开展对“三无”(无报建、无申报排污许可证、无治理设施或有治理设施而不运行)现象的检查活动。市环保局深入基层检查了500多个单位,督促180多家企业补办了环保报建手续,补办和发放排污许可证800个,限期完善治理设施5个,依法处罚6间擅自闲置治理设施的企业。
3、依法对污染严重的项目实行限期治理。全市共限期治理项目147个,已按时完成的100个。通过各种措施,有效地促进了污染源达标工作的深入开展。全市449个工业污染源中,已治理达标的企业360个,达标率80.18%。
4、严格控制新污染源。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,全面实施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,强化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“三同时”(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产使用)的监督管理工作。1999年,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805个,总投资6.15亿元,其中治理污染投资0.28亿元,占总投资的4.5%。全市拒批因选址不当或治理方案不落实的项目63个。“三同时”执行率99.8%,“三同时”合格率97%。
(四)环保基础工作取得新的发展
1、加强环境监测工作。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和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的方针,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环境监测工作。市环境监测站完成了地面水、城区大气、环境噪声、降水、降尘等常规监测工作及对各类污染源、环境影响评价、污染纠纷、污染事故仲裁的监测工作,全年共获得监测数据13926个。1998年7月以来,城区坚持使用大气自动连续采样设施,正式向社会发布城区大气质量周报,固定每周在肇庆电视台、肇庆电台、《肇庆城建》、《珠江环境报》等新闻媒体公布空气质量状况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2、认真抓好乡镇环保机构的建设工作。目前,全市113个镇中已有111个镇建立了环保机构,落实了环保专职或兼职人员。
(五)公众参与
1、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。1999年,我市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这个中心,结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,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、具有特色的“爱肇庆青山绿水,创环保模范城市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:一是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“肇庆市环保杯环保知识知多少有奖竞赛”活动;二是6月5日上午在牌坊广场举办了“保护生态环境万人签名活动”;三是在市城区4万多中、小学生中开展以“资源、人口、环境”为内容的旅游生态环境知识竞赛活动;四是首次在《西江日报》上刊登“肇庆市1998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”;五是在《肇庆城建》开辟“环保局长论坛”和环保知识专栏;六是在肇庆电视台“迈向花园城”节目中制作、播出环保专题节目12期;七是举办环保知识学习班;八是与市委宣传部共同开展以“保护生态环境”为主题的“世纪朝霞情”书画长卷创作展览活动,参加创作的书画长卷达2510米,收录作品1851件,并已入选了世界吉尼斯大全。
2、坚持为群众办实事。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。1999年,全市共收到群众投诉污染信访件1330件(755宗),已调查处理1323件(751宗),信访处理率达99.5%;办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或提案17件,办结率100%;
3、全市发生污染事故7宗,事故处理率100%。
结束语
1999年,在中共肇庆市委的领导下,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我市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,环境质量保持良好,环境污染得到控制。但是,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峻,离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。为了今天和明天,全市人民将继续围绕建设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这个目标,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,继续坚持环保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,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,坚持落实环保执法责任制,坚持环保工作以监督管理为重点,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的,积极推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。
上一篇: 肇庆市二OOO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||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