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光临欢迎光临肇庆市环境环保局【公众网】

我市大力推进水质综合整治 多措并举 还群众一湾清流

发布时间:2016-12-17   信息来源:西江网

  核心提示: 经常到羚山公园的市民都感觉到羚山涌正在一点点改变,原来的黑臭水不见了,急湍的流水变得清澈,河道上钢桩连连,管渠连通。

  

    经常到羚山公园的市民都感觉到羚山涌正在一点点改变,原来的黑臭水不见了,急湍的流水变得清澈,河道上钢桩连连,管渠连通。这是正在全力推进的羚山涌整治工程。为还群众一湾清流,我市的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提高,除了羚山涌,星湖治污、鼎湖小河涌综合整治等均在积极实施,为我市水质持续改善做出探索和示范,也是我市践行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的窗口。

 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羚山涌整治

  羚山涌整治工程分为两部分:上游景蓝干渠的截污及下游羚山泵站至出江口的清淤。其中,截污工程在蓝塘二桥处建460米管道,将景蓝干渠的污水接入第二污水处理厂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上游已下埋约280米的管道,景蓝干渠出水口打满了木桩,那里将建设一个水坝,用来调节水量。施工方介绍,11月的频繁降水、下游河水以及蓝塘一桥桥下施工困难等因素致使工期有所延误。施工方承诺将在20日完成水坝的建设,22日完成全线管道的铺设。下游工程也在紧张建设推进中,建设方就现场的施工条件不断改进方案,开始两岸同时施工,以加快进度。

  我市决心整治羚山涌,除了全力推进应急工程,还下决心关停羚山涌沿线两家大型印染厂,并对周边企业进行严格排查,要求其完善环保治理设施,补办环评等,并借“瓶颈路”开通的契机,对大量证照不全的小企业进行关停。此外,《羚山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规划方案》已于近日完成征求意见,对雨污分流不彻底区域的管网建设进行近中远期规划。

  根据《羚山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》,羚山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按照近期、中长期计划实施。近期采用应急处理,2016年底前,羚山涌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,河岸无垃圾,水质明显改善,初步消除黑臭现象;中长期计划是:2017年底前实现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,基本消除黑臭现象;2018年全面消除黑臭现象;2020年底前实现黑臭水体的达标整治,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。

  星湖水质整治效果初步凸显

  2012年起,市委、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星湖水质整治作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,并动员各方力量全面启动整治工作。经过近四年的努力,目前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,首期工程已于2015年2月全面完成,将321国道北侧污水进入星湖的通道全部截断,并实现雨污分流,把污水通过新建的污水管道引入市第三污水处理厂,使进入星湖的污水量大幅减少。

  2015年底,我市又马不停蹄启动星湖水质整治二期工程,包括实施二期截污与截洪渠防渗工程、芹田水闸迁建、波海湖清淤,在星湖首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外坑片区、北岭片区、环星湖片区污水收集系统。目前,二期截污与截洪渠防渗工程正在收尾,预计今年年底完成,其他工程正在加紧推进。按照方案,二期工程全部完成后,星湖截污的效果将更加凸显,星湖水质有望进一步改善。此外,我市还进一步严格环保准入,深化餐饮及工业整治,

  经过采取一系列非工程措施以及全面推进星湖水质整治工程,目前星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。据星湖水质监测数据显示,近几年星湖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景观水标准,水体营养化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。水体营养化指数为四年来最低,属轻度富营养化状态,水质保持稳定达到Ⅳ类景观水标准,并向好的趋势发展。▲上接1版

  鼎湖投超5亿元整治96公里小河涌

  鼎湖拥有我市最密集的水系,但近年小河涌的生态负担渐显。2016年以来,鼎湖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,投入超15亿元开展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工作。其中,总投资5.23亿元的鼎湖区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,也是国家千人计划项目,被列为今年鼎湖区政府十件惠民实事。

  根据建设要求,项目将在两年内,对鼎湖区新窦涌等7条主要河涌进行综合整治,整治长度达96公里。项目内容包括对河涌周边禽畜养殖污染的治理、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、对内涌的清淤、清障、绿化、护岸及修建补水泵站等工程措施三个方面。通过科技和环保的力量,力争为鼎湖打造一批亮点突出、品质卓越的河涌生态治理精品工程。

  目前已开工的包括新窦涌(清淤)和石咀涌(改道与广利涌连通)。截污是小河涌治理的重要一环,截至12月13日,鼎湖区已依法关闭畜禽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372家、禽类养殖场32家,拆迁面积达22万平方米。

  此外,我市还对其他重点河涌开展综合治理。目前,独水河已完成改道,正推进生态修复工作;四会青岐涌整治工作初见成效,各项水质指标均可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。

  作为小河涌水质整治的配套项目,我市投入了大量力量,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到“十二五”末,我市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6座,日处理能力达71.3万吨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市继续推进75座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完善、243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制度建设也在加强。今年12月开始,“河长制”“涌长制”已开始实施,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成为水生态保护的第一责任人,明确具体整治工作任务,加强问责,推动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。为加强实施效果,我市近日着手研究河(涌)长制的执行细节,细化压实责任,健全责任链条。





上一篇: ||下一篇:吴泰国带队到四会督导环保整治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局面

网站地图|交通指引|关于本网站|
本网站由广东省肇庆市环境保护局主办、广东新康博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维护
www.zqepb.gov.cn 地址:广东省肇庆市星湖东路76区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,请e-mail:zqshbjz@163.com
环保举报 投诉热线:12369 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7.0以上版本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