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庆市纪委加大督办力度 58名相关责任人员被问责
核心提示:
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,市纪委迅速成立交办问题线索督办问责领导小组,建立健全督办机制,建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包案制度,同步开展交办线索问责调查工作,严肃责任追究。
截至12月15日,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给我市17批次共79条环境污染问题线索,纪检监察机关均全部介入跟进调查处理,已对58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,其中党纪政纪处分7人。
铁面问责 四会16名干部被处理
自11月28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广东以来,我市连续收到督查组移交的3条反映四会市多罗山蓝宝石稀有金属有限公司(一期)环境污染问题线索。
对此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调查,严肃问责。肇庆市、四会市两级纪委监察机关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开展深入细致调查,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处理。
经查,2014年12月四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就印发了《肇庆多罗山蓝宝石稀有金属有限公司(一期)停产关闭工作实施方案》,但四会市环境保护局、东城街道等有关部门并未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好相关关停工作,导致污染未能彻底整治,群众一直投诉不断,造成严重不良影响。
对此,肇庆市、四会市纪委监察局对相关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纪予以问责,并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。其中:肇庆市纪委对时任、现任分管环保工作领导进行诫勉谈话;给予四会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郑思联行政记大过处分,并提请四会市委、市政府免去其四会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职务;给予四会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陈海文行政警告处分;给予时任四会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分局局长杨桂锋行政记过处分;给予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官宏政行政警告处分;给予东城街道办事处经济办主任罗志武行政警告处分,同时,对11人进行诫勉谈话处理,并要求作出深刻检查。
同时,落实“边查处边整改”,由四会市监察局向上述责任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,责令查漏补缺,落实整改措施。
现场督导促严查 领导包案促快办
从12月8日起,市纪委督办问责领导小组对交办线索组织开展全面督办和重点抽查,领导小组组长、副组长带队对重点线索查办情况进行督办,党风政风监督室和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组织全面定期督查,由各纪检监察室按对口联系分片对县(市、区)开展问责案件督办。
同时,按照要求,市纪委机关领导分别到各县(市、区)进行现场督导,看是否相应建立领导协调、领导包案、快查快办等机制,看是否做到与环保部门同步进驻现场、同步开展问责调查,看是否严格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,看相关部门是否落实整改措施。督导组及时指出存在问题,要求各地马上进行整改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察局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污染问题线索,全部实行领导包案,组织协调办案骨干迅速开展问责调查工作。如广宁县纪委监察局专门组织了3个专责调查小组,由委局领导任组长,一有交办线索,马上介入调查。各地纪委调查组均按要求同步进驻核查,快查快办,一旦发现交办的线索办理中涉及工作失责、对群众投诉的合理诉求长期置之不理、执行力不强等问题的,对线索查办过程中不敢担当、查办不力的,以及不按要求及时上报处置情况的,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外,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。
及时通报督办促整改
目前,我市实行纪检监察机关环保问题交办线索查办“一天一专报”制度,要求各县(市、区)纪委每天将交办线索查办进展情况及时报送给市纪委。市纪委定期通报全市交办线索处置问责情况和典型案件,增强警示教育效应。
同时,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察局通过督办通知书、监察建议书等形式,督促各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落实整改任务。如四会市纪委已向6个责任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,责成各单位加快工作进度、全面落实整改,并向四会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。
上一篇: 我市大力推进水质综合整治 多措并举 还群众一湾清流 ||下一篇:吴泰国带队到四会督导环保整治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局面